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特别关注>>重要活动>>文章正文
    
重要活动

脱贫攻坚,人大在行动


秦光村帮扶工作情况

秦光村位于东寺头乡东南部,国土面积13166亩,全村77户,165口人,耕地面积282亩,14个自然庄,10个村民小组,22名党员,3个党小组。老百姓的收入主要以中小药材种植采摘为主。

开展帮扶工作以来,我们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部署和要求,紧紧抓住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紧紧围绕贫困户和贫困村退出指标,补短板、出实招、下真功,科学谋划,认真实施,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

围绕主题抓基础

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这个主题,严格按照精准扶贫的各项规定和要求,规范程序,精准识别,认真操作,切实保证了基础信息的精准性。2014年,按照国家有关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规定和要求,共识别贫困户41户96人。2015年,在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中,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开展工作。县人大帮扶秦光后,又重新入户开展信息调查工作,认真填写农户信息采集表,对村民的申请和信息重新审核,切实坚持“八不进”原则认真识别比对,贫困户数和人口数几经更迭,由2014年的41户96人先后变更为48户90人、42户83人,通过多次调查、甄别、审核、评议,最终确定贫困户41户82人,贫困发生率48.2%,确实保证了贫困户识别的精准性。2014年减贫6户18人,2015年减贫6户15人。2016年需要脱贫攻坚29户49人,其中,因病24户34人,因学3户10人,因残2户5人。

因地制宜抓产业

秦光村的劣势在山,被大山层层包围,导致通讯不畅、信息滞后、思想保守、交通闭塞,但秦光村的优势也在山,山上盛产中药材,也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结合村情实际,我们因地制宜,推进产业发展,以产业为支撑,促进群众增产增收。

一是大力发展中小药材种植。无偿为群众提供连翘苗和党参种子,鼓励群众扩大药材种植面积,实现增产增收;同振东集团沟通,与农户签定药材购销协议,保证药材的价格和销路;从县林业局争取连翘种植项目,种植连翘600亩,青连翘种植总面积达到3500亩。2016年新种植柴胡280亩,党参60亩,黄芪20亩,群众收入实现稳定增长,2016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200余元。中小药材种植成为秦光村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

二是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通过多方论证、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认真修订了旅游发展规划,并予以实施。具体为“四个一”工程:新建一个停车场。占地面积1500㎡,停车场的修建,不仅进一步完善了秦光村的基础设施,而且为游客提供了便利。改造一个村集体农家旅社。该旅社现有房屋8间,床位26张,设施陈旧,装修简陋,不能适应市场需求,需要改造,进一步提高接待水平和服务档次。新建一个游客服务中心。主要包括厨房、餐厅、土特产品展销中心、会议室、接待室、卫生间、特色广场等配套设施,采取股份制或专业合作社的方式运作,与贫困户签定协议或合同,把41户贫困户全部纳入进来,所获收益按比例年底与贫困户分红。修建一条步游道。长约3公里,与秦光几处主要景点相连,方便游客出行。目前,停车场和游客服务中心已完成工程的80%,8月底主体完工;农家旅舍改造和步游道建设项目也已完成前期规划和设计,资金到位即可动工。

突出重点抓项目

脱贫攻坚过程中,我们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多途径、多渠道争取项目,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拓宽增收渠道,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争取连翘种植项目,新增连翘600亩;争取中药材种植项目,2016年新种植柴胡(280亩)、党参(60亩)、(黄芪20亩)360亩;争取“一事一议”环境卫生集中整治项目10万元,对环境卫生进行了集中整治,白化外墙4000多平米,清除、硬化河道120米,整修围墙200米,清理道路8公里;争取集体产业项目资金45万元,主要用于保护、恢复土地和游客服务中心建设。保护、恢复土地项目去年底已完成,游客服务中心项目正在建设当中;争取乡村旅游扶贫项目资金100万元,新建一个停车场,通过多次与县旅游、发改等部门讨论、协商,于4月6日确定了建设方案,5月份开始动工,9月底完工;争取县水利局蓄水池建设项目,新建500立方蓄水池一座,铺设管道800米,有效解决了村民饮水安全问题;实施移民搬迁工程。小区占地总面积4200㎡,于2016年9月28日开工,规划建设两层住宅楼5栋。目前正在施工,7月底主体完工,移民小区的高标准建设,彻底解决了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项目建设为秦光如期脱贫提供了保证和支撑。

着眼民生办实事

针对村集体和群众当前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我们从实际出发,逐一研究,并认真落实。1、对村委办公楼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更换。更换了支村两委门牌;安装了两套户户通广播电视卫星接收器;对办公楼线路进行了重新改造,对开关、插座、门窗玻璃进行了更换,保证了办公楼的整洁、安全。2、协调组织省、市、县医疗专家10余名,到村里开展义诊,为全村群众进行了心电图、B超、量血压等10余项常规性的检查、诊疗;3、为全村群众捐赠化肥78袋;捐助扶贫支助金2万元,为全村170口人缴纳了医保费;4、组织村里15名年老病人到县人民医院进行体检,共作检查21项,检查费用1800元,办理残疾证3个,慢性病证2个,检查结束后,还组织他们到客都超市亲身体验,并为他们每人发放价值300元的生活用品;5、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宋忠义亲自到市二院看望因食道癌住院手术治疗的贫困村民牛元生,并送去慰问金2000元。6、2017年春节前夕,为秦光村群众送去面粉100余袋,并慰问了6户特困户,每户慰问金500元。

总之,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老百姓的收入进一步提高,满意度和获得感进一步提升。2016年底,秦光村如期实现了脱贫目标。

下一步,我们要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工作主线,紧紧依托中小药材种植和旅游发展两大重点,紧紧抓住移民小区和游客服务中心两大工程建设,解放思想、创新举措、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在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方面想办法、下功夫、出实招,继续发挥帮扶作用,为秦光明天更美好贡献力量。

马家山村帮扶工作情况

马家山村地处县城北面,距县城40余公里,国土面积约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593亩。全村104户270口人,4个自然庄,3个村民小组,2015年通过回头看,确立建档立卡贫困户49户99人。2014年脱贫10户17人,2015年脱贫9户15人,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

帮扶措施

加强农村支部建设。为了充分发挥党支部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工作队健全规范村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倡导支委包成员包片,党员联户,从思想上解决贫困户的等、靠、要不良倾向,激发其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加快脱贫速度。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新建移民小区,就近集中安置贫困户。为改善马家山村贫困户居住分散,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现状,通过深入群众广开言路听民意,多次召开两委、村民代表会讨论研究,对贫困户进行村内就近集中安置,2016年12月动工开挖地基,现主体工程已完工。2、分阶段解决吃水难问题。联系县水利部门,对入冬后损毁的入户自来水管道及阀门进行更换,初步保证除冬季外的人畜饮水问题。3、积极与移动公司联系,将宽带网络进村入户工程纳入计划,并完成设计,确保今年接入。

大力发展主导产业。马家山村共4个自然庄,都处在半山腰,村民居住分散,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经济收入主要靠耕种为主。工作队入驻后,结合马家山村的气候、土质、海拔等地理特点,积极与振动集团协商联系,引导村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其签订绿色农作物、中药材、核桃订单种销合同,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6年签订绿色无公害玉米80亩,谷120亩,振动集团提供种子,秋天以每亩200斤谷、400斤玉米、远高于市场价收购,使村民受益20余万元。2017年继续签订绿色无公害谷200亩,中药材200亩种销合同,并免费提供谷种与有机肥料,预付中药材籽种,拟定秋后高于市场价统购,村民今年增收有望。与振东集团联系,口头达成协议,秋后将以略高于市场价统购群众核桃,为村民解决销售难的后顾之忧。工作队还为村上购置传统核桃及花椒树苗各1500株,确保经济林的持续发展,为群众创收。

加大科技培训力度。结合马家山村民种植需求,联系有关部门进行实用技术培训,邀请振动集团专业技术人员对黄芩、紫苏等中药材种植技术进行实地培训指导,邀请县林业局技术专家,在水峪村对马家山、西坡、水峪村三个村的村民进行核桃树的修剪与管护技术进行实地培训。

环境卫生整治。以“五道五治”工作为契机,督促村委组织群众对村内多年沉积的垃圾进行彻底清理,对农户住宅的残墙断壁进行修补,乱堆乱放的柴草进行整理,并进行环境卫生整治,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善。

医疗救助政策大对接。1、乡村医生有了着落。针对马家山村常住人口少、居住分散、国家财政补贴低、乡村医生多年缺失的现状,工作队积极向县卫生局反映情况,并与乡党委政府及乡卫生院多次联系,争取支持,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在今年5月份落实了乡村医生,方便了群众就近看病买药。2、市内免费住院治疗有了盼头。积极与卫生部门联系,在4月份对马家山村重病、大病患者进行摸底筛查,初步确定享受长治市内免费住院治疗政策的对象6名,为这些病人家庭缓解了就医压力。3、慢病门诊买药便宜了。入驻马家山后,工作队了解到慢病补偿政策宣传在这里属于盲区的现状,借入户之机,不仅积极宣传政策,还主动为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代办慢病证,为其缩小了开支。4、医院义诊得到了好评。与第一书记多方联系,积极争取,邀请和济医院20多名专家于5月14日到马家山村为群众义诊,得到一致好评。

联系就业促增收。围绕移民小区的开工建设、“五道五治”工作的开展,及生态建设造林工程队的进驻,工作队同村支两委积极协调,为群众联系就业,村内务工,促进群众增收。

金融扶贫有保障。利用国家金融扶贫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22户贫困户在平顺农商行贷款5万元入股振动集团,连续3年每年可分红2500元。

集体经济零突破。针对村集体经济薄弱的情况,利用国家下拨的25万元产业资金,联系入股大象养猪集团,年底可收益6万元左右,收益后,30%归集体,70%归村民分红。

搞资助,献爱心,送温暖。包扶领导为村上带来5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县人大从经费中挤出2万元资金,资助马家山村;为村民发放有机肥料,户均一袋,共105袋;为村民发放生活用品户均大米1袋,调和油5升,面粉1袋,另外对特困户进行了重点倾斜。

帮扶成效

进一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新建小区,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宽带网络,确保信息畅通,群众住上放心房,喝上安全水,彻底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生活条件。

发展特色产业,夯实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农业等特色产业,推进绿色农业种植升级。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切实抓无公害绿色农业种养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引导群众引种试种,大力发展特色精品农业项目,拓展和延长农业发展产业链,培育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确保贫困户的经济收入。

自新村帮扶工作情况

自新村位于石城镇北部,全村共62户,170口人,4个自然庄,耕地面积229亩,且多为山地梯条田。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花椒、农作物、中药材种植和外出务工。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2户66人。其中2014年脱贫2户6人,2015年脱贫2户6人,2017年计划脱贫4户7人,2018年实现整体脱贫。

精准识别

对照贫困户退出5项指标要求,全村28户贫困户:安全饮水达标;适龄儿童全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家庭无因贫辍学学生;所有贫困户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8户无安全住房,其中5户有改造计划;贫困户人均收入低。对照贫困村退出13项指标要求:全村贫困发生率为45.16%;2016年全村财政转移支付2.3万元,无其他集体经济收入;无主导特色产业,规划主导脱贫产业为中药材种植和特色种植;村通水泥路、通公交车;安全饮水达标;通动力电;贫困户安全住房率为56%;通广播电视,宽带网络不通;符合农村低保标准的贫困户已应保尽保;60岁以上贫困人口参保率为100%;贫困人口参合率为100%;有标准化卫生室;适龄儿童学前入园和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为100%。

工作短板:一是带动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不明显,二是缺少集体经营性收入,三是不通宽带网络,四是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差距很大,五是百姓多无安全住房,但又不愿集体搬迁。

精准帮扶

针对工作短板和脱贫攻坚任务,县人大扶贫工作队主要在制定脱贫规划、完善脱贫资料、协调产业资金和为民办实事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一是因地制宜,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扩大连翘、柴胡的种植规模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群众收入。二是大力开展“五道五治”工作,进行环境卫生整治。三是从实际出发多为村里和群众办实事,捐助扶贫支助金2万元资金。为全村每户群众发放有机肥料一袋,春节前夕为每户群众发放调和油一桶、面粉一袋。包扶领导还为村里带来5万元产业扶贫资金。

2017年要做好这几方面工作,一是集体打坝造地30亩,贫困户自己种植,分户管理,自己受益,集体部分统一种植,统一管理,增加群众收入,实现集体经济破零;二是花椒树剪枝100亩,进一步提高花椒的产量和质量;三是加强文化广场修缮,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井泉村帮扶工作情况

龙溪镇井泉村位于平顺县东南部约20公里处,全村共有269户849口人,国土面积6837亩,其中林地面积2955亩,耕地面积778.1亩,人均0.91亩耕地,且多为梯条田。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农作物、中药材种植和外出务工,村主要种植作物为玉米、土豆,中药材种植主要是党参和黄芩。

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33户400人。其中,2014年脱贫17户52人,2015年脱贫10户29人,2016年没有脱贫户,2017年计划脱贫27户78人。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

精准识贫

针对2017年计划脱贫27户78人进行分析:

1、贫困属性分类:其中一般贫困户23户、占比85%,73人、占比93%;低保贫困户3户、占比11%,4人、占比5%;五保贫困户1户、占比3.7%,1人、占比1.3%。

2、致贫原因分类:(全部贫困人口)因病致贫3户5人,(人数)占比6.4%,因学致贫8户27人,(人数)占比34.6%,缺技术16户44人,(人数)占比57%。

3、劳动能力分类:有劳动能力的65人、占比83%,60岁以上的6人、占比7.6%,无劳动能力的23人、占比29%,在校生14人、占比17.9%。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人数36人。

4、对照贫困村退出的13+1项标准,全村的主要短板:一是可以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不明显,二是缺少集体经营性收入,三是无标准化卫生室,四是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差距很大。

精准扶贫

2016年9月入驻井泉村以来,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扶贫政策,紧紧围绕产业扶贫这个重点,努力工作,使井泉村发生了三大变化,一是村容村貌、户容户貌焕然一新;二是村支两委的工作热情大大增强;三是贫困户提高了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识。

1、扶贫先扶志,把脱贫的信心和决心传导给贫困户。每到一处、每到一户,我们都耐心讲解国家政策,使贫困户对脱贫攻坚工作有了深刻认识,从迷茫疑惑中慢慢接受,最后和我们一道脱贫攻坚。

2、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中药村种植。扩大党参、黄芩的种植规模,在现有党参种110亩、黄芩80亩的基础上,发展到2017年的种植党参170亩、黄芩120亩。

3、因地制宜,开展产业扶贫项目建设。一是投资28500元,为19户买上农机具的农户补贴每户1500元。二是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建设项目。目前还在进行政策宣传和报名工作。

4、大力开展“五道五治”,进行环境卫生整治。投资10万元,建设垃圾池6个,刷白1000平米,垒岸300米,清理垃圾80户240立方。全村焕然一新,实现到了“五道五治”要求

5、投资20余万元,大力开展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翻修人民舞台,建成标准化卫生所。

后排珩村帮扶工作情况

中五井乡后排珩村位于平顺县北部、中五井乡东,全村69户17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7户74人,居住在后排珩、井峧、李家脚、沟则、小树脚5个自然庄。全村国土面积4622亩,耕地面积134.7亩,人均耕地不足0.8亩,退耕还林面积117亩,人均退耕还林面积0.668亩,老百姓的收入主要以种植中小药材和发展养殖业为主。

县人大驻中五井乡后排珩村工作队,为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实现帮扶工作精准化、科学化,确保2018年全村整体脱贫。以树立“五种意识”、当好“五大员”为抓手,以查找脱贫原因、拟定脱贫规划、宣传营造良好扶贫环境、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为重点,在做实帮扶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上做文章,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树立“数据”意识,当好“调查员”。为摸清底数,工作队进驻后排珩村后,针对该村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文化特色、产业发展等基本情况逐一进行调查,形成了详细的村情报告,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发展三大产业养猪、养羊(养牛)、种植中药材,建设两个小区(移民搬迁小区、生态养殖小区)的计划,改善居住环境、生产发展扶贫,帮扶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张德明、张文明、石和平、谷怀成等谋划发展养牛、养猪、养羊等稳定增收项目,协调免费培训养殖技术。在他们的带动下发展养殖大户,逐步形成养殖产业。对陈长有等有种植基础的,引到发展连翘、柴胡等种植业,在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实现种植产业化。针对李家脚、井峧、小树脚、沟则四个自然庄25户74口人,交通不便、不通动力电、就医就学难的问题,实施移民搬迁,对坚决不愿搬迁到前排珩、中五井村的农户、五保户或者无法修复的危房户,拟在主村修建移民小区。移民后的四个自然庄退耕还林还草、房屋改造发展生态养殖。

树立“引导”意识,当好宣传员。针对有的村民等、靠、要思想严重,以贫困光荣、脱贫可耻,争当贫困户,要钱要物的不良风气,缺乏自力更生、奋发创业志气,我们工作队在逐户调查的同时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广泛宣传党的政策、特别是扶贫开发重大方针政策以及各级有关促进农民增收的工作部署,帮助农民更新观念,开拓思路,增强百姓大力发展种养植(殖)和大幅度增收的信心。

树立“党建”意识,当好支书的参议员。工作队把党支部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积极主动列席村支“两委”有关会议,为他们出主意当参谋,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增强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创新意识、带领群众致富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推进村级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树立“民情”意识,当好调动员。工作队有责任、有义务协助村“两委”排查调解矛盾纠纷,化解各种矛盾隐患,促进全村和谐稳定。我们结合后排珩村的实际,做到了“五必访”。村民家中有重大事情必访,村民之间有矛盾纠纷的必访,村民有不稳定情绪或信访苗头的必访,村民遇到特殊困难的必访,村民有创业意愿和致富项目的必访,尽最大努力做好理顺群众情绪,教育引导群众工作,有效推进了后排珩村的和谐稳定。

树立“责任”意识,当好“帮扶员”。积极创建、培育、发展、壮大后排珩村股份合作社。针对养猪、养羊、养牛有一定基础和经验,养殖积极性高的农户,创建养殖合作社,为农户提供资金、技术、市场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对有种植基础的农户积极引导以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股金、股金变股东的途径,加入到已成立的种植合作社,合作社带领村民抓生产、闯市场,在更大范围内寻求农民增收途径,提高百姓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为此,我们利用产业资金购置了拖拉机、旋耕机、犁、秸秆粉碎机、微耕机,投资25.6万元为百姓修了田间路,无偿为农民提供连翘苗2万株,为百姓户均发放有机肥一袋、协调县医院为百姓开展义诊,为69户发放价值80元电热壶一个,给村委捐增办公电脑一台,为养殖户免费培训养殖技术,春节前给全村每户发放面粉一袋,为群众办了许多自己想办而无力办成的实事、难事。

在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务求实效,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兴办看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好事的同时,贴近了群众感情,激发了百姓自力更生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热情,为2018年整体摆脱贫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平顺县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公告
·平顺县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公告
·平顺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五次会议公告
·平顺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公告第1号
·平顺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公告第2号
·平顺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公告
·平顺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公告
·平顺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召开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
·平顺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组织市县人大代表开展司法
·平顺县2015年1月1日-10月10日“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统计

 
·长治市人大 ·城区人大 ·郊区人大 ·长治县人大 ·潞城市人大 ·屯留县人大 ·长子县人大 ·壶关县人大 ·黎城县人大 ·武乡县人大 ·襄垣县人大 ·沁县人大 ·沁源县人大 
Copyright © 2016 www.njlafeng.com   版权所有:平顺人大信息中心  邮箱:czpsrd@163.com   电话: 0355-2210110
晋ICP备11005928号